“疫路”守护血透患者,我们在行动

2020-02-13

    这个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不同寻常。医务工作者众志成城,挺身而出,成为最勇敢、最美丽的逆行者。在这个特殊时期,好多医院门诊停诊、病房减少病患收治,很多医院发布公告,呼吁患者,若非不得已,尽可能减少到医院就诊,学校企事业单位延期开学上班,所有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减少人群聚集、暴露、感染的几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个人的眼里,心里都充满了对疫病的恐惧和焦虑。

    可谁又曾想像过这样一群战斗在一线的血净人员的风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每日诊疗患者近200人,血透患者90%全是流动性门诊患者,每天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为了维持生命的延续,每周不得不3次乘坐公交车、轻轨、地铁往返于医院。同时还负责全院各科室的CRRT治疗工作,深入各病区及ICU进行重症患者的救治,CRRT每天20台左右。血液透析中心属于人群集中,流动性大的集中治疗区域。同时,血透患者抵抗能力低,属于易感人群。大部分的门诊患者在外接触人群复杂。还有一部分住院的血透患者,他们来自医院各个科室,基础疾病种类多。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血液透析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风险高,难度大。但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无畏疫情,迅速行动,全力配合医院的疫情抗击工作。 

         一、肾内科与各相关科室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疫情防控措施

    二、对血液透析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培训

        血液透析中心区长及护长向科室人员传达有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通知和要求,牢固树立防护意识。

     三、对患者及家属和陪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宣教

       通过宣传单张、微信、护士口头宣教等形式,加强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及防护的认识,主动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聚集,外出或接触疫区人员应如实告知。

    四、对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做好防控工作

        1、医院安排专人在门诊楼一楼对所有进入人员(包括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红外线体温探测。

     2、对进入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在上机前、上机后均进行体温探测。

     3、发热的患者必须去发热门诊就诊,如为病区患者,告知病区处理。

    4、发热患者都在最后一批透析,透析后进行空气消毒。

    5、离开广州返回来的患者都在最后一批进行透析,观察14天。

    6、患者及家属必须戴口罩才能进入透析室。

    7、透析患者减少在血透室内走动,候诊大厅的透析患者和家属、陪人等需相互隔离,减少聚集交谈。

       一例从武汉回来的门诊血透患者,在进行充分的沟通取得理解后,安排患者在相对隔离的机位最后一批血透,每次透析后严格进行空气消毒。连续密切观察14天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在其他病区及ICU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护士,要求佩戴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护镜。有疑似病例时及时告知提醒护士加强防护,跟踪检查结果,待结果出来后及时反馈和处理。

   五、对CRRT的患者做好防控工作

   六、血透中心工作人员做好防护管理

   1、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人员等,均每日2次测量体温。有异常体温时及时干预,安排居家休息。

   2、在岗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

   3、在外科重症ICU的CRRT护士穿病区的工衣,当班更换。

   4、外出或接触疫区人员及时报备并予以隔离观察。

   5、减少大交班、业务学习等聚集性活动,采用微信群聊等方式在线进行。

  七、加强血透中心透析区的清洁消毒

   1、每天进行空气消毒。

   2、每班透析结束后,透析区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地面、机器、床栏等擦拭。污染区域使用2000mg/L。

   3、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立即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4、对使用后的口罩、帽子进行消毒处理。


                                                                                                                  血液净化中心

                                                                                                2020年2月1日